在全省上下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之际,潮安区东凤镇认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着眼未来,抢抓机遇布局新赛道,紧扣农业专业镇“产业发展、主体培育、品牌打造”三大建设内容,充分发挥乡镇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节点和纽带作用,在补齐短板、放大特色、塑造优势上持续用力,加快促进“三产融合”,用心用情服务民生,下功夫擦亮绿美东凤芡实名片,做大和美乡村产业振兴文章,奋力推动“芡实之乡”经济社会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东凤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芡实之乡——东凤镇 孙安迪摄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培育文旅经济新业态
近日,记者走进东凤一村芡实种植基地,只见一片片滩田里,翠绿圆润的芡实叶铺满水面,被誉为“水中人参”的芡实深藏于硕大的叶子下面。几位农户正在采割,只见他们拨开叶片,顺着花茎在叶片下摸出成熟的果实,用小刀割下。不一会儿,形似鸡头的芡实果便填满了网兜。
采收芡实
“我每天早晨6点多就过来忙活了,芡实苗一般在清明前后开始种植,正常情况下40多天后开采,成熟一批采收一批,可以持续到冬至。”农户张锐钿告诉记者,今年他种植芡实16亩,预计亩产约230斤,较去年有所增加。“芡实种植对水质要求很高,我们这里毗邻韩江,水网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所产的芡实口感细腻甘甜,供不应求。”张锐钿高兴地说。
据了解,目前东凤镇共有下张、昆江、东凤主村、黄厝尾、诗阳等5个主要芡实种植地。全镇从事芡实产业的农户约1600户,包括种植芡实、剥芡实、芡实加工、芡实销售等,形成了以芡实种植、初加工、产品深加工一系列产业链,芡实种植面积近万亩,芡实总产量达1000多吨,产值约2.4亿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东凤镇立足农业专业镇发展定位,深入推进特色农业芡实产业发展,以农民增收和芡实增价的“双价值”为目标,主动突破芡实产业发展瓶颈期。
一方面,该镇依托潮安区芡实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采取土地流转、兜底价收购、技术支持和入股带动等方式,辐射新增种植面积超2000亩,有效推动芡实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周边农户增收。
另一方面,东凤镇抢抓“产业风口”,引导推动芡实行业协会成立,举办“一村一品+技能培训+就业创业”“芡实文章助力乡村振兴”等系列活动。“我们以‘东凤芡实’为主要食材,举办以‘芡实宴’为主题的‘粤菜师傅’培训课程,进行芡实烹饪厨艺、芡实地方特产网上营销和直播技能教学,构建‘东凤芡实宴’口碑。”东凤镇党委书记杨泽斌介绍,该镇还邀请市植保植检站科技特派员团队为芡实种植户开展芡实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培训人数达50余人,技术指导后每亩增产15斤左右,实现芡实优质高产高收,进一步扩大“东凤芡实”公共品牌效应。
“芡实乳果”深加工产品
“芡实银耳羹”即食类食品
潮安区波记食品厂是东凤镇本土企业,该企业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推出“波康手剥”品牌系列产品,包括速冻系列初级农产品、保鲜系列加工农产品等;以及以“千芝堂”品牌为代表的即食类系列食品、速冻预制菜系列食品。目前该企业已形成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实现农产品食品化的完美闭环。位于东凤二村的广东佳达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把高纤椰果导入食品系列的大型食品生产企业。近几年,在政府政策的指引下,该企业积极探索东凤芡实的产品研制新路径,目前已研发“芡实乳果”等深加工产品,并依托完备的生产、加工、物流、储存等体系,正在研制“芡实干粉”新型健康食品,提高特色农产品附加值,拓宽产业发展“新赛道”。
今年来,为提升“东凤芡实”产业品牌,东凤镇积极申请芡实地理标志及认证“三好鲜生”东凤芡实IP卡通形象,并在镇主干道设置“东凤芡实”特色主题门户和一系列芡实科普展示牌;不断提高芡实产业品牌知名度。此外,还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东凤芡实 水中人参”视频,开展“绿美东凤 魅力乡村”征稿摄影大赛等活动,做好芡实产品宣传推广工作。
立足芡实种植优势条件,东凤镇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道路。未来,该镇将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提升“东凤芡实”产品品牌?“我们将通过品牌打造,创新农产品包装,依托现有基础设施提升,将东凤芡实特色标志物配置融入其中,并借助芡实文化节平台,全力打响‘提到芡实就想到东凤’品牌效应。”杨泽斌表示,该镇将着力培育更多生产“芡实预制菜”经营主体,发挥芡实协会规范引领作用,推动芡实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实现农民增产增收,推动“东凤芡实”由优质农产品向优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推动芡实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在深化现代产业园建设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旅游、电商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深入挖掘农业生态价值、旅游休闲价值、潮州文化价值,打造“府前路——东梅路——生态芡实园——芡实种植基地”芡实风光旅游主线,培育新型文化和旅游消费业态。
壮大制造产业集群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实体经济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东凤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产业聚集发展”为思路,破解辖区内产业发展不均衡问题,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壮大,实现产业集聚链式发展。
招商引资是地方发展的源头活水。东凤镇着力破解产业发展用地瓶颈,严把招商引资土地关,利用“三旧”改造、工改工、打造“闲置厂房租赁”平台等方式,盘活土地存量,拓宽发展空间;依托该镇临近潮安建成区交通、潮汕火车站站改工程落地带来物流运输优势,积极与庵埠镇、彩塘镇联动,增强不锈钢、制鞋业等现有产业联动效益。同时,以庵埠镇“糖果小镇”落地为契机,引导更多本地食品企业发展食品“代加工”,推动食品、印刷包装等产业链延伸。
近几年,辖区内小家电主体初具规模,行业发展具备较大潜力,东凤镇立足“规范经营、聚集发展、打造品牌”的思路,不仅引导小家电骨干企业成立行业协会,组织协会成员到中山、顺德等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整合行业资源,促进企业规范经营,净化市场环境;还积极支持配合广东省佳达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新天丽控股有限公司在护堤公路连接线Y323昆肖线府前路博士段一地块上启动小家电投建项目建设,并联系争取深圳市博林泰包装技术有限公司小家电项目落户上述地块。目前该项目已启动建设,初步形成小家电产业区域聚集效应,为小家电行业探索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未来,东凤镇将精准招商引资,充分利用现有规模上企业在技术、人才、场地等方面的优势,示范带动小家电生产经营主体规范发展,培育更多规上企业,努力提升产业规范化发展水平。并加大“走出去”力度,引导周边、外地上下游企业落地小家电聚集区域,提高产业聚集度,实现聚集发展。
探索和美乡村建设
绘就宜居宜业新画卷
东凤镇坚持以服务乡村、服务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智慧引擎”作用,聚焦本土需求,开展特色人才培训、指导农户等服务活动,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剥芡实
今年7月,该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聚焦农村财会人员专业知识参差不齐等问题,举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知识培训,邀请专业讲师为参会人员讲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农村财务会计工作检查典型事例分析、农村会计实务操作基本常识等,并针对日常碰到的问题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做辅导,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村财会人员队伍。
今年来,东凤镇持续发挥劳务服务平台作用,成功为80多家企业招录近200名技术人员,带动700多人自主创业,推动人才引进数量、质量“双提升”。此外,先后成立8个村级扶贫教育促进会,发放助学金、奖教奖学资金150多万元,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修缮洋东小学、东凤中学等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育保障,进一步留住教师人才,实现教育振兴。为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东凤镇优化升级政务服务大厅软硬件设施,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不断拓展市中心医院和东凤华侨医院医联体合作领域,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全力打造属于东凤的“便民生活圈”。
在补齐基础设施上实现新进展。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省道S232护堤公路A3标段实现通车,东梅路路面破损修复已完成90%,铺设东梅路、府前路人行步道1000余米,东凤镇农村供水改造、南沟片区生活污水管网延伸等重点项目建设正在加速推进;结合中小河流综合治理PPP项目完成44条渠道、47个池塘护岸新建修缮、清漂清淤、周边绿化等建设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出行条件、生活环境。
“现在我们村道两边种着整整齐齐的绿化树,看着很舒心,大家都很喜欢。”洋东村村民细数着“绿美示范路”建设带来的变化。
芡实种植地 孙安迪摄
东凤镇积极探索和美乡村建设新途径,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在镇主干道及各村边角地、道路、沟渠等地种植树苗近5000棵、铺植花卉草皮约1500平方米,利用各村闲置荒废地块打造绿化活动场地35个,对全镇22株古树实施挂牌建档保护,不断提升乡村景观层次。以实施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为契机,以中小河流综合治理为抓手,以“连片打造”为思路,打造东凤一村21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东凤四村4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诗阳村景观池塘和休闲功能区,解决群众停车难问题,周边村民也有了茶余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接下来,东凤镇将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思路,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治理、加快乡村发展等重点工作,努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新成效、发展内生动力得到新提升、和美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潮安区东凤镇芡实文化节将于16日启动 精彩亮点抢先看
“绿美东凤 芡实飘香——2023年潮安区东凤镇芡实文化节”将于9月16日至17日在东凤镇礼阳郑公园举行,活动由中共东凤镇委、东凤镇人民政府主办,旨在打响“东凤芡实”这一特色品牌,进一步推动“东凤芡实”的产业发展。
潮菜“黄金芡实船”
记者了解到,东凤镇芡实文化节活动开幕式将于16日下午3时举行,现场将通过播放芡实文化节宣传片,上演歌舞《东凤芡实扬五洲》、歌曲《芦花》等节目,多角度展示芡实的多重价值和文化魅力,有效提升“东凤芡实”公共品牌效应。届时,活动将采用“线下+线上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亮点多多,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高东凤芡实知名度,主办方在活动开展前期邀请相关专家设计东凤芡实IP形象,打造具有“东凤芡实”特色的卡通形象品牌标志,并在活动开幕式上正式发布及授权,为广大群众介绍IP形象“三好鲜生”的设计理念和IP故事,实现达成统一进行产品认证的共识。
记者还了解到,现场将设置东凤特色食品展区、文化展区及摄影作品展区,其中食品展区将邀请18家展销商参与展销芡实美食及各类小吃等,市民可以品尝、选购优质的芡实特色产品;市民还可以前往文化展区和“绿美东凤 魅力乡村”摄影比赛优秀作品展区,细致了解东凤芡实的发展历史和深厚文化,感受绿美东凤的魅力。
免责声明:《潮安区东凤镇:擦亮东凤芡实名片 做大乡村振兴文章》由广东新闻排行网(www.vxvfhvr.cn)收集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通过举报邮箱:123456@qq.com进行反馈,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