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东城街江埗墟村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华佗诞”庙会活动,这场传统庆典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村民和游客的关注。此次活动不仅传承了乡土文化,还结合乡村振兴工作,探索村民增收致富新途径。
位于江埗墟村东南角的华佗古庙(碑额为“华陀古庙”),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于2011年重建,是江埗墟村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作为中华医学史上的传奇人物,华佗的医术精湛、仁心仁术,深受人们敬仰,是后世医者的楷模。
传说有一年农历三月发大水,水位涨至江埗墩边,不知从何处冲来一尊神像。次日清晨,有村民发现神像竟安详端坐于村边,然后就奔走相告,后经考证此为华佗神像,于是,村民便用竹子临时搭起一座小庙,将神像安放在庙内供奉。故事传开后,人们出于对华佗高明医术的景仰,每年农历八月初二的“华佗诞”,村民都会在此举行庙会活动来纪念华佗,期间会有抢炮活动,故又称“华佗炮会”,“华佗诞”庙会成为了村民们重要的节日之一。今年的“华佗诞”庙会,现场热闹非凡,彩旗飘扬,鼓乐喧天,村民们燃放炮仗,向华佗像献上敬意,希望风调雨顺,丰收吉祥。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举办这个庙会,还有醒狮、祈福等活动,希望人丁兴旺,四季平安,身体健康,风调雨顺。”江埗西村民小组组长罗加升表示,除了烧炮仗祈福外,还有一项独特的舞狮采青祈福活动。
根据传统习俗,村民们在庙会期间前往村庄附近山林,采集新鲜的青苗,象征着丰收和美好的未来。这个传统仪式传承着中国农耕文化的千年智慧,让村民们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不仅寓意着村民们对丰收和美好生活的期盼,也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我们村整合好土地之后,将打造乡村旅游,发展民宿,以乡村旅游为方向,让村民回乡创业。”罗加升表示,江埗西村已经整合了大约600亩土地,并将其交给公司进行流转。这些土地将用于发展稻花稻生态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这里的人比较和谐、团结。”庙会活动结束后,参加庙会的村民们纷纷表示,他们不仅感受到庙会的浓厚乡土文化氛围,将会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习俗,同时也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现自身和家乡的共同发展。“现在村里都铺上了水泥路,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和农作。我们肯定会支持村里的发展,因为这些都关乎村民的利益。”
近年来,清城区秉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理念,支持和鼓励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将越来越多的乡土传统文化以传承与创新的方式融入乡村振兴大潮中,充分发挥乡土文化的凝聚力,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传统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容之一,“华佗诞”庙会不仅是江埗墟村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江埗村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更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一次探索,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借鉴并注入强大的动力。江埗墟村通过将华佗精神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以华佗精神为引领,致力于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为村民们打开了致富的新途径,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聚焦“百千万工程”丨东城街江埗墟村:传承华佗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由广东新闻排行网(www.vxvfhvr.cn)收集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通过举报邮箱:123456@qq.com进行反馈,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