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 林敏儿 1月10日,深圳市罗湖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区长范德繁代表罗湖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罗湖将全力打造“三力三区”,努力创建具有世界潮流引领力的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力的深港融合发展先行区、具有国际市场辐射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新篇章。
站在新的发展机遇下,罗湖公布了自己2023年的新目标: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6.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基本同步。
加快深港深度融合发展
重点片区建设提速增效
在深港深度融合发展区建设方面,罗湖将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推进规则机制“软联通”,推动与香港优势产业互补。具体来说,罗湖将加快深圳火车站-罗湖口岸片区升级改造。推动文锦渡口岸生鲜货运功能转移。推动莲塘口岸24小时通关,试点开通“港车北上”。加快推进地铁17号线和深南东路东延、罗沙路复合通道改造工程。推动罗湖区人民医院纳入深港医疗转诊服务机构。加快深港深度融合展示中心、深港妇女儿童交流活动中心、深港家事调解服务中心等民生项目落地。探索深港合作开发过境土地B1地块,争取税收、跨境贸易政策,打造“境内关外”特殊监管区,发展飞地经济、免税经济等。
而在重点片区开发建设上,今年罗湖将全面建设清水河总部新城。高水平打造大梧桐生态融合区。笋岗片区高标准打造新罗湖城市会客厅。高质量推进湖贝、蔡屋围两大统筹片区建设。
加快推进泥岗片区、市人民医院周边片区改造等片区建设,完善城区功能、扩大有效投资等。
“传统”与“新兴”双轮驱动
加快提升产业发展动能
有着商贸金融业发展良好基础的罗湖,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创新发展现代金融,提档升级商务服务业,培育壮大战新产业,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一方面,大力发展“7+1”产业集群,出台行动方案,完善“六个一”工作体系,引导产业项目在笋岗-清水河重点片区集聚发展。聚焦软件信息、大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等领域引进专精特新、国高企业,引进营收超10亿元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20家、国高企业150家。实施战新领域专项政策配套,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支持企业营收增长、升规纳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1600亿元。
另一方面,筑牢金融业“压舱石”,巩固现代服务业“基本盘”。引进持牌金融机构不少于6家。高水平建设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和蔡屋围金融总部集聚区。打造财富管理产业园、数字人民币产业园和私募量化交易产业园。联合上海黄金交易所打造黄金流转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数字人民币应用先行区。引进有国际竞争力的会计、法律服务、管理咨询、综合性人力资源等高端服务机构5家以上。引进旅游企业总部和产业链企业8家以上等。
打造五大特色消费街区
构建“1+5+N”全域消费格局
作为全市商业底蕴最深厚、商业氛围最活跃的城区,消费一直是罗湖的“王牌”。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核心区建设,罗湖将打造东门、水贝、人民南、笋岗、蔡屋围五大特色消费街区,以及黄金珠宝、汽车、家居、化妆品、体育用品、酒类等若干生活消费专业市场,构建“1+5+N”全域消费格局。
此外,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罗湖还将扩大优质消费供给,激活多元消费业态。孵化5个本土消费品牌;引进国潮品牌、品牌首店、新概念店10家以上;引进国内外家居优质品牌、原创品牌10个;引进服装、化妆品、酒类等知名国际品牌5个。大力发展直播经济、流量经济、网红经济、夜间经济等新服务新业态。落地有影响力的电商企业2家。大力发展体验消费、定制消费,在笋岗、清水河片区打造汽车消费展示体验中心、二手车一站式服务平台,支持家居企业建立消费者体验中心、在线设计中心等。
推进综合改革试点落地
深化营商环境创新试点
改革是刻在罗湖骨子里的基因,罗湖将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点推进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聚焦重点领域实现突破。围绕港人生活、港企成长、产业融合、空间拓展等方面,加速推进首批授权事项落地。深入研究珠宝玉石、黄金金融、专业服务、通关便利、跨境医疗、跨境消费、港味餐饮等17项改革项目。坚持城市有机更新,深入探索高密度城区二次开发新模式。开展存量工业园区升级改造试点,探索发展飞地经济。
打造先锋营商环境也是改革的重点之一。罗湖将推进惠企服务全面升级,构建功能全、运行畅的智能化企业服务平台体系,做到企业诉求解决回复率100%。聚焦港资企业商事审批,打造“信即办”审批新模式,促进粤港澳产业要素便捷流通。承接预算审批职能,深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政务服务“免证办”“自助办”“跨域通办”,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落实市场主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快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罗湖分窗口建设。
着力保障并改善民生
高质量提升城区品质
城区幸福感蕴含在民生建设和城区品质之中。罗湖将加大力度解决教育、医疗、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今年罗湖将完成新改扩建学校5所,新增公办学位4500个。新成立教育集团2个以上,争取2所以上优质学校品牌落户。建设筹集公共住房8400套。加快推进景福花园片区、船步街片区等6个棚改项目。出台养老服务设施管理办法,新建街道长者服务中心2个、社区长者服务站3个。开展800项民微实事,提升服务群众质效。新建悠·图书馆2个。完成粤海体育休闲公园(二期)建设。全年举办智力体育赛事5场以上。
在提升城区规划建设水平上,罗湖将巩固交通枢纽地位,持续完善城区品质,全面提升智慧能级,并打造低碳先锋城区。值得关注的是,罗湖将高质量开展罗湖北站枢纽建设,加快地铁11号线二期、5号线西延罗湖段建设,推动25号线罗湖段纳入建设规划,积极争取地铁24号线北延至木棉岭片区、17号线纳入轨道五期建设规划。开展无人驾驶公交线路试点,推进6处立体停车项目建设。打通围岭公园-东晓公园-布心公园、红岗-围岭生态连廊、银湖山郊野公园-红岗公园生态连廊三大节点,新改扩建公园5个。重点场所公共无线局域网覆盖率达100%。新增5个市级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新增光伏发电装机2700千瓦、新能源充电桩500个。
免责声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罗湖今年将全力打造“三力三区”》由广东新闻排行网(www.vxvfhvr.cn)收集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本人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通过举报邮箱:123456@qq.com进行反馈,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处理。